一、 考試目标
《物理教學論》是我校招收學科教學(物理)專業學位教育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初試的一門專業基礎課,旨在考察考生是否掌握物理學科教學的基本知識、基本理論和基本方法,以及運用相關理論分析、解決物理教學問題的實際能力。
二、考試形式與試卷結構
1、試卷成績及考試時間
試卷滿分為150分,考試時間為180分鐘。
2、答題方式
答題方式為閉卷、筆試。
3、試卷内容及題型結構
試卷内容包括記憶、理解、分析、綜合應用等類型,各類型内容比例大緻為2:3:3:2。
試卷可能采用的題型有:名詞解釋題、選擇題、填空題、簡答題、論述題、案例分析題、實踐操作題等。考試時根據實際情況在以上題型中進行選擇與組合。
三、考試内容
第一章 中學物理教學的目标和任務
1.中學物理教學的指導思想與物理學的特點
2.中學物理教學的目标
3.中學物理教學内容
①知道和熟悉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和中學物理課程的基本理念;中學物理教育教學的目的和任務。
②了解當前基礎教育改革的狀況,并能與中學教育以及中學物理教育教學的目标與任務相結合。
第二章 中學物理教學的過程和教學原則
1.教學過程的認識
2.中學物理教學過程的基本特點
3.中學物理教學原則
①知道和熟悉中學物理教學過程的基本特點和規律。
②理解和掌握中學物理教學原則。
第三章 中學物理教學方法與策略
1.教學方法的概念及其劃分:教學方法論的概述;近代教育史中教學方法的兩大流派。
2.中學物理教學的基本方法:中學物理教學中常用的教學方法;各種教學方法的比較和綜合運用。
3.教學方法的綜合運用和優化處理:改革教學方法的指導思想——啟發式、探究式。
①了解新課标的教育精神和教育理念,理解和掌握中學物理教學中常用的方法及其特點。
②學會在物理課堂教學中優化選擇和綜合運用各種方法,在此基礎上,深刻理解改革教學方法的指導思想。
第四章中學物理教學設計
1.教學設計概述
2.課堂教學設計及案例分析
3.單元教學設計與跨學科教學設計
4.如何進行說課
①理解和掌握教學設計的原理及内容,現代課堂教學設計的一般模式。
②理解和掌握單元教學設計和跨學科教學設計,基于新課标的教學過程的基本特點。
③理解和掌握課堂教學設計的一般步驟,能熟練對中學物理中的某一節課進行教學設計和分析。
④掌握說課内容和要求。
第五章 物理概念教學
1.物理概念教學的重要性
2.重點物理概念的教學要求
3.物理概念的教學過程
4.重點物理概念的教學案例分析
①知道并熟悉物理概念教學的重要性、物理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②理解和掌握物理概念的教學特點和形成物理概念的過程和方法。
③掌握物理概念教學的重要環節;引導和組織學生靈活運用物理概念。
第六章 物理規律教學
1.物理規律教學的重要性
2.重點物理規律的教學要求
3.物理規律的教學過程
4.重點物理概念的教學案例分析
①知道物理規律教學的重要性。
②理解和掌握物理規律的特點;掌握重點物理規律的教學過程和方法。
③掌握物理規律教學的重要環節;引導和組織學生靈活運用物理規律。
第七章 中學物理實驗教學
1.物理實驗的意義和重要性 物理實驗的分類及各類實驗的作用
2.演示實驗
3.學生分組實驗
4.課外實驗
①知道和理解物理實驗在中學物理教學中的地位和作用;物理實驗的分類及各類物理實驗的特點和作用。
②理解和掌握重點物理演示實驗和學生分組實驗教學的基本要求和特點;掌握重點物理演示實驗和學生分組實驗的教學過程和方法。
③掌握物理實驗教學的幾個重要環節;使學生将教學理論與教學實踐有效的結合起來。
第八章 物理習題教學 物理複習教學
1.物理習題課的作用
2.物理習題課的教學方法
3.物理複習課的作用
4.物理複習課的教學方法
①知道和理解物理習題課和物理複習課教學的特點及重要性。
②理解和掌握物理習題課和物理複習課的教學過程和方法。
③掌握物理習題課和物理複習課教學的幾個重要環節;能将教學理論與教學實踐有效的結合起來。
第九章 物理教學測量和評價
1.教育測量的基本知識
2.教育評價的基本知識
3.教師自編測驗
4.學生學業、課堂教學評價
①理解和掌握測量的概念和教學測量的特點。
②理解和知道教育測量與評價的有關理論知識,并在此基礎上學會如何編制合理、有效的測驗試題。
③能對測驗結果進行數據處理,對學生學業做出正确的評價與解釋,對物理課堂教學質量做出正确的評價。
第十章 中學物理教學資源的開發和利用
1.物理教學資源概述
2.電子和文本教學資源的開發和利用
3.社會和生活環境教學資源的開發和利用。
①了解物理教學資源的概念和類型。
②理解和掌握電子和文本教學資源的開發和利用的環節、過程和方法。
③理解和掌握社會和生活環境教學資源的開發和利用的環節、過程和方法。
四.參考書目:
1.閻金铎 主編. 《中學物理教學概論》 (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
2.郭懷中 主編 《物理教學論》,安徽師範大學出版社,20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