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第一次會議精神
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5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根據會議議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代表國務院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報告共分2個部分:一、過去一年和五年工作回顧;二、對今年政府工作的建議。李克強在報告中指出,2022年是黨和國家曆史上極為重要的一年。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描繪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宏偉藍圖。面對風高浪急的國際環境和艱巨繁重的國内改革發展穩定任務,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迎難而上,全面落實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的要求,加大宏觀調控力度,實現了經濟平穩運行、發展質量穩步提升、社會大局保持穩定,我國發展取得來之極為不易的新成就。
李克強在報告中指出,今年是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發展主要預期目标是:國内生産總值增長5%左右;城鎮新增就業1200萬人左右,城鎮調查失業率5.5%左右;居民消費價格漲幅3%左右;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進出口促穩提質,國際收支基本平衡;糧食産量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單位國内生産總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繼續下降,重點控制化石能源消費,生态環境質量穩定改善。
在對今年政府工作的建議中,李克強提出了幾項重點:一是着力擴大國内需求;二是加快建設現代化産業體系;三是切實落實“兩個毫不動搖”;四是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資;五是有效防範化解重大經濟金融風險;六是穩定糧食生産和推進鄉村振興;七是推動發展方式綠色轉型;八是保障基本民生和發展社會事業。
二、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第二次會議精神
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7日下午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第二次全體會議,聽取和審議全國人大常委會工作報告和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最高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受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托,栗戰書委員長向大會報告全國人大常委會工作。在對今後一年工作的建議中,栗戰書指出,202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常委會工作一是做好憲法實施和立法工作;二是增強人大監督實效;三是提升代表工作水平;四是做好人大對外交往;五是加強常委會自身建設。
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周強在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中指出,五年來,最高人民法院一是堅決維護國家安全、社會安定、人民安甯;二是依法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三是堅持走好中國特色司法為民之路;四是堅決守住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最後一道防線;五是司法體制改革和智慧法院建設取得重大進展;六是鍛造忠誠幹淨擔當的法院鐵軍。在報告中,周強從5個方面對2023年工作提出建議:以習近平法治思想為指引,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依法服務高水平安全和高質量發展;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紮實推進司法為民、公正司法;深化司法體制改革,加快推進審判體系和審判能力現代化;堅持全面從嚴治黨、從嚴治院,加強法院隊伍建設。
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張軍在最高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中,張軍從6個方面回顧過去五年工作:一是維護安全穩定,以能動檢察助力中國之治;二是聚焦服務大局,以能動檢察促推高質量發展;三是堅持司法為民,以能動檢察保障民生福祉;四是加強訴訟監督,以能動檢察維護司法公正;五是拓展公益訴訟,以能動檢察守護公共利益;六是堅持從嚴治檢,以能動檢察錘煉過硬隊伍。張軍在報告中對2023年工作提出建議:一是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二是堅決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三是充分運用法治力量服務高質量發展;四是提升法律監督能力;五是深化司法體制綜合配套改革;六是建設堪當重任的檢察鐵軍。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提請審議的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的議案,國務委員兼國務院秘書長肖捷作關于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的說明。肖捷在說明中指出,國務院機構改革作為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的一項重要任務,重點是加強科學技術、金融監管、數據管理、鄉村振興、知識産權、老齡工作等重點領域的機構職責優化和調整,轉變政府職能,加快建設法治政府。
這次國務院機構改革的具體内容如下:重新組建科學技術部;組建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深化地方金融監管體制改革;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調整為國務院直屬機構;統籌推進中國人民銀行分支機構改革;完善國有金融資本管理體制;加強金融管理部門工作人員統一規範管理;組建國家數據局;優化農業農村部職責;完善老齡工作體制;完善知識産權管理體制;國家信訪局調整為國務院直屬機構;精減中央國家機關人員編制。按照上述方案調整後,除國務院辦公廳外,國務院設置組成部門仍為26個。
三、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第三次會議精神
3月10日上午9時,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第三次全體會議在人民大會堂舉行。會議首先表決通過了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關于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的決定,批準了這個方案。在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選舉中,習近平均獲得全部2952張贊成票。主持人宣布:習近平同志當選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随後,主持人依次宣布:趙樂際同志當選為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長。韓正同志當選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副主席。李鴻忠、王東明、肖捷、鄭建邦、丁仲禮、郝明金、蔡達峰、何維、武維華、鐵凝、彭清華、張慶偉、洛桑江村、雪克來提·紮克爾同志當選為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副委員長。劉奇同志當選為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秘書長。根據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主席團關于憲法宣誓的組織辦法,全體會議各項議程進行完畢後,舉行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憲法宣誓儀式。習近平左手撫按憲法,右手舉拳,莊嚴宣誓。“我宣誓:忠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維護憲法權威,履行法定職責,忠于祖國、忠于人民,恪盡職守、廉潔奉公,接受人民監督,為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努力奮鬥!”随後,新當選的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趙樂際、新當選的國家副主席韓正分别進行憲法宣誓,新當選的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秘書長進行了集體宣誓。
四、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第四次全體會議精神
3月11日上午,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第四次全體會議,根據國家主席習近平的提名,經過投票表決,決定李強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總理。國家主席習近平簽署第一号主席令,根據大會決定,任命李強為國務院總理。張又俠、何衛東同志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軍事委員會副主席。李尚福、劉振立、苗華、張升民同志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軍事委員會委員。劉金國同志當選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監察委員會主任。張軍同志當選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院長。應勇同志當選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159位候選人當選為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根據大會主席團關于憲法宣誓的組織辦法,全體會議各項議程進行完畢後,國務院總理李強、國家監察委員會主任劉金國、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張軍、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應勇,分别進行了憲法宣誓;中央軍委副主席、委員,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分别進行了集體宣誓。
五、政府工作報告(關于教育的部分)
過去一年和五年工作回顧:針對部分群衆生活困難增多,強化基本民生保障。免除經濟困難高校畢業生2022年國家助學貸款利息并允許延期還本。新增勞動力平均受教育年限從13.5年提高到14年。
五年來主要工作:(一)創新宏觀調控,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二)如期打赢脫貧攻堅戰,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深入實施産業、就業、生态、教育、健康、社會保障等幫扶,加強易地搬遷後續扶持,重點解決“兩不愁三保障”問題,脫貧群衆不愁吃、不愁穿,義務教育、基本醫療、住房安全有保障,飲水安全也有了保障。推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選派用好醫療、教育“組團式”幫扶幹部人才和科技特派員,推動脫貧地區加快發展和群衆穩定增收。(三)聚焦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深化改革,更大激發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四)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動産業結構優化升級。(五)擴大國内有效需求,推進區域協調發展和新型城鎮化。(六)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七)堅定擴大對外開放,深化互利共赢的國際經貿合作。(八)加強生态環境保護,促進綠色低碳發展。(九)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社會事業發展。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持續增加民生投入,着力保基本、兜底線、促公平,提升公共服務水平,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在發展中不斷增進民生福祉。促進教育公平和質量提升。百年大計,教育為本。财政性教育經費占國内生産總值比例每年都保持在4%以上,學生人均經費投入大幅增加。持續加強農村義務教育薄弱環節建設,基本消除城鎮大班額,推動解決進城務工人員子女入學問題,義務教育鞏固率由93.8%提高到95.5%。堅持義務教育由國家統一實施,引導規範民辦教育發展。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負擔。提升青少年健康水平。持續實施營養改善計劃,每年惠及3700多萬學生。保障教師特别是鄉村教師工資待遇。多渠道增加幼兒園供給。高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提高到90%以上。職業教育适應性增強,職業院校辦學條件持續改善。積極穩妥推進高考綜合改革,高等教育毛入學率從45.7%提高到59.6%,高校招生持續加大對中西部地區和農村地區傾斜力度。大幅提高經濟困難高校學生國家助學貸款額度。深入實施“強基計劃”和基礎學科拔尖人才培養計劃,建設288個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基地,接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不斷夯實發展的人才基礎。(十)推進政府依法履職和社會治理創新,保持社會大局穩定。
對今年政府工作的建議:完善新型舉國體制,發揮好政府在關鍵核心技術攻關中的組織作用,支持和突出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加大科技人才及團隊培養支持力度。社會政策要兜牢民生底線。落實落細就業優先政策,把促進青年特别是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切實保障好基本民生。
對疫情防控工作進行全面科學總結的基礎上,重點做好老年人、兒童、患基礎性疾病群體的疫情防控和醫療救治,提升疫情監測水平,幾項重點:着力擴大國内需求、快建設現代化産業體系、切實落實“兩個毫不動搖”、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資、有效防範化解重大經濟金融風險、穩定糧食生産和推進鄉村振興、推動發展方式綠色轉型、保障基本民生和發展社會事業(加快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和城鄉一體化,推進學前教育、特殊教育普惠發展,大力發展職業教育,推進高等教育創新,支持中西部地區高校發展,深化體教融合。重視心理健康和精神衛生)。
六、全國政協十四屆一次會議閉幕
3月11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四屆全國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圓滿完成各項議程,下午在人民大會堂閉幕。會議号召,人民政協各參加單位、各級組織和廣大委員,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中共中央周圍,全面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定信心、同心同德,埋頭苦幹、奮勇前進,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複興而團結奮鬥。
會議通過了政協第十四屆全國委員會第一次會議關于常務委員會工作報告的決議、政協第十四屆全國委員會第一次會議關于提案工作情況報告的決議、政協第十四屆全國委員會第一次會議關于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章程修正案的決議、政協第十四屆全國委員會第一次會議提案審查委員會關于政協十四屆一次會議提案審查情況的報告、政協第十四屆全國委員會第一次會議政治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