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科教學(物理)領域教育碩士(Ed.M,全日制)人才培養方案
一、培養目标
培養具有現代教育觀念,具有較高理論素養與實踐能力,具有較高教育、教學水平的中學物理、科學教育、通用技術的骨幹教師。具體目标如下:
(一)政治思想素質過硬,忠誠黨的教育事業,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和健康的身體。
(二)熱愛教師職業,有較強的事業心和責任感,具有優良的教師職業道德,有志于教育、教學改革的實踐與研究。
(三)具有較高的現代教育學、教學論、心理學的理論素養,熟練地掌握現代教育技術和方法,較好地掌握物理學的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在物理教學方面視野開闊、創新能力強,具有較強的物理學科教育、教學研究能力。
(四)能比較熟練地閱讀本專業的外文資料,通過閱讀專業文獻了解國内外物理教育和學科教學的發展趨勢。
二、學制及學分要求
(一)學習年限:學制3年,最長學習年限5年,特别優秀者可提前畢業。
(二)學分要求:
1.生源為師範專業的,應修滿課程學分45學分(包括學位基礎課12學分,專業必修課12學分,專業選修課6學分,實踐教學14學分,實踐創新1學分);
2.生源為非師範專業的,應修滿課程學分47學分(包括學位基礎課14學分,專業必修課12學分,專業選修課6學分,實踐教學14學分,實踐創新1學分);
3.跨專業和同等學力生源必須另外補修兩門本科階段專業基礎課程,共計4學分;
4.完成學分要求方可通過畢業資格審查,完成并通過學位論文答辯方可申請學位。
三、課程設置方案
課類 | 課程編号 | 課程名稱 | 總學分 | 總學時 | 開課學期 | 教學形式 | 考核方式 | 開課 | |
必修(學位)課 (24或26學分) | 學位基礎課 (12學分或14學分) | 5130Z01 | 英語 | 2 | 32 | 1 | 講授 | 考試 | 外院 |
5120Z02 | 政治(含教師職業道德教育) | 2 | 32 | 1 | 講授 | 考試 | 馬院 | ||
5170Z03A | 教育原理一 | 2 | 32 | 2 | 講授 | 考試 | 教院 | ||
5170Z03B | 教育原理二 | 3 | 48 | 1 | 講授 | 考試 | 教院 | ||
5170Z04 | 課程與教學論 | 2 | 32 | 1 | 講授 | 考試 | 教院 | ||
5170Z05A | 心理發展與教育一 | 2 | 32 | 1 | 講授 | 考試 | 教院 | ||
5170Z05B | 心理發展與教育二 | 3 | 48 | 2 | 講授 | 考試 | 教院 | ||
5170Z06 | 教育研究方法 | 2 | 32 | 3 | 講授 | 考試 | 教院 | ||
專業必修課 (12學分) | 5221Z07 | 物理學史與思想方法 | 2 | 32 | 1 | 講授 | 考試/考查 | 物院 | |
5221Z08 | 普通物理專題 | 2 | 32 | 2 | 講授 | 考試/考查 | 物院 | ||
5221Z09 | 物理課程與教材研究 | 2 | 32 | 2 | 講授 | 考試/考查 | 物院 | ||
5221Z10 | 物理實驗設計與教學研究 | 2 | 32 | 2 | 講授 | 考試/考查 | 物院 | ||
5221Z11 | 物理教學設計與實施 | 2 | 32 | 3 | 講授 | 考試/考查 | 物院 | ||
5221Z12 | 教育測量與評價 | 2 | 32 | 3 | 講授 | 考試/考查 | 物院 | ||
選修課(6學分) | 專業理論知識(必選2學分) | 5221Z13 | 近代物理與學科前沿專題 | 2 | 32 | 6 | 講授 | 考試/考查 | 物院 |
5221Z14 | 物理教育改革研究 | 2 | 32 | 6 | 講授 | 考試/考查 | 物院 | ||
5221Z15 | 物理學習理論與方法 | 2 | 32 | 6 | 講授 | 考試/考查 | 物院 | ||
專業教學技能(必選2學分) | 5221Z16 | 現代教育技術與應用 | 2 | 32 | 2 | 講授 | 考試/考查 | 物院 | |
5221Z17 | 物理教學與信息技術整合 | 2 | 32 | 2 | 講授 | 考試/考查 | 物院 | ||
教育教學管理(必選2學分) | 5221Z18 | 管理與溝通 | 1 | 16 | 3 | 講授 | 考試/考查 | 物院 | |
5221Z19 | 管理公文與申論寫作 | 1 | 16 | 3 | 講授 | 考試/考查 | 物院 | ||
5221Z20 | 教育政策與法規 | 1 | 16 | 3 | 講授 | 考試/考查 | 物院 | ||
5221Z22 | 班級與課堂管理 | 1 | 16 | 3 | 講授 | 考試/考查 | 物院 | ||
實踐(14學分) | 校内實訓 (4學分) | 5221Z23 | 教學技能訓練 | 2 | 32 | 4 | 實踐 | 考核 | 物院 |
5221Z24 | 微格教學 | 1 | 16 | 4 | 講練 | 考核 | 物院 | ||
5221Z25 | 課例分析 | 1 | 16 | 4 | 講練 | 考核 | 物院 | ||
校外實踐 (10學分) | 5221Z26 | 教育見習 | 1 | 2周 | 2 | 實踐 | 考核 | 物院 | |
5221Z27 | 教育研習 | 1 | 2周 | 3 | 實踐 | 考核 | 物院 | ||
5221Z28 | 教育實習 | 8 | 16周 | 5 | 實踐 | 考核 | 物院 | ||
補修 | 基礎課程 (4學分) | 5221Z29 | 電磁學 | 2 | 32 | 1 | 講授 | 考試 | 物院 |
5221Z30 | 理論力學 | 2 | 32 | 2 | 講授 | 考試 | 物院 |
注:1.師範專業生源修習“教育原理一”和“心理發展與教育一”,非師範專業和同等學力生源修習“教育原理二”和“心理發展與教育二”;2.跨專業和同等學力生源需補修本科基礎課程《電磁學》和《理論力學》。
四、創新學分
研究生必須獲得實踐創新學分(1學分)方能獲得畢業資格,基本條件包括下列要求中的1項即可:
1.研究生在校期間主持完成1項課題研究;
2.公開發表1篇與基礎教育教學相關的論文;
3.獲得校級教學技能比賽二等獎及以上獎項;
4. 參加校外教學技能比賽,經過校内遴選,獲得三等獎及以上獎項;未經校内遴選,獲得二等獎及以上獎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