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下午,我院在物電樓205會議室舉行了“2021年度高級别科研項目研讨會”,莅臨本次論證會的專家有中國科學院武漢物理與數學研究所高克林研究員、湖北大學原副校長顧豪爽教授、武漢工程大學原副校長汪建華教授。副校長馬志斌全程參與了本次研讨會,出席本次研讨會的還有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院長蘭智高、副院長徐火希以及十餘位青年博士。會議由院長蘭智高主持,副校長馬志斌緻歡迎辭。
蘭智高院長首先簡要介紹了莅臨本次論證會的三位專家,對三位專家的科研業績給與了高度評價。副校長馬志斌代表學校對三位專家來校指導工作表示熱誠歡迎和衷心感謝,指出了項目論證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對我院科研工作提出了殷切希望。
我院五位青年博士就當前研究課題向三位專家做了彙報,彙報課題分别為:楊樹林,雙金屬共摻雜氧化物納米帶的室溫氫敏性能及其光誘導增敏機制研究;劉華忠,摻雜改性及與碳基材料複合的六方氮化硼納米膜材料吸附儲氫性能研究;謝玉林,自旋軌道耦合對低維鹵化物鈣钛礦電輸運影響機理研究;陳時勇,高能重離子碰撞中噴注内部結構的研究;餘洋,基于偏振LIBS的植物油中磷的光譜偏振機理及定量檢測研究。高克林研究員、顧豪爽教授和汪建華教授從專業的角度對這五位博士的研究進行了點評,并給出了針對性的意見。在座青年博士就如何開展課題研究、如何撰寫高質量項目申報書等問題與三位專家進行了充分交流。馬校長總結說:“三位專家跟青年教師的交流,給大家傳授的不僅是課題研究與項目申報技巧,更重要的是如何規劃好自己的職業生涯、如何更好地開展今後的科研工作,并再次向三位專家表示衷心地感謝”。
高克林,中國科學院武漢物理與數學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博士,曾先後在美國華盛頓大學、英國國家物理實驗室訪問和合作研究,先後擔任中國計量測試學會時間頻率專業委員會委員、《物理》雜志編委、《現代物理知識》雜志編委,為湖北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主要從事單離子光頻标與囚禁離子精密譜研究,主持和參加了國家攀登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重大基金、重點基金、青年基金和面上基金以及中國科學院創新方向性重大、重點項目等二十多項課題。2005-2010年被科技部聘為“973”計劃— “原子頻标物理與技術基礎”項目首席科學家;2012-2016年,被科技部聘為“973”計劃—“光頻标的關鍵物理問題及技術實現”項目首席科學家,2017- 2021年被科技部聘為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高精度原子光鐘”項目首席科學家。研究成果發表在 Physical Review A、Physical Review Letters等國際重要學術期刊上。獲湖北省自然科學一等獎2次,獲中國計量測試學會科技進步一等獎1次。
顧豪爽,湖北大學原副校長、教授、博士生導師,華中科技大學電子材料與器件專業工學博士,曾先後在新加坡國立大學和南洋理工大學訪學,先後擔任過中國物理學會電介質專委會委員、湖北省物理學會副理事長、湖北省氫能源安全檢測與控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主要從事新型敏感材料與器件、鐵電壓電材料與器件等領域的研究工作。近年來取得了系列研究成果,提出鐵電氧化物納米材料的取向-附生生長機制,揭示無鉛壓電納米材料性能調控微觀機理,提出“低維氧化物納米材料室溫氫敏新機制”,發展了“室溫半導體氫敏材料”、“低功耗氫氣傳感器件”和“氫能安全智慧物聯系統”,對推動半導體氫氣傳感器件在氫能領域的推廣、應用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和實際意義。先後主持863計劃子課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計劃培育項目、面上項目多項,在Chem. Rev., Adv.Mater., Nano Energy,等國際重要學術期刊上發表SCI論文200餘篇,授權發明專利20餘項,獲湖北省自然科學二等獎3次,三等獎1次,湖北省教學成果一等獎1次。
汪建華,武漢工程大學原副校長、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科學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博士,曾擔任武漢工程大學“材料學”省級重點學科責任教授,教育部高等學校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材料物理與材料化學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中國力學學會等離子體專業委員會理事,中國電子學會微波化學委員會理事,Plasm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雜志編委,是湖北省新世紀高層次人才工程第二層次人才、湖北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省高校優秀共産黨員、湖北省“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湖北省勞動模範,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長期從事等離子體技術及應用研究、新型大功率高穩定度微波源的設計與應用、光學金剛石膜及金剛石塗層制備、納米碳管電極集成及相關性能研究、微流控技術及應用研究以及微波技術應用研究等,形成了具有鮮明特色的“低溫等離子體技術與新材料”學術隊伍。承擔國家973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湖北省自然基金重點項目以及企業合作開發項目多項,“高場靜磁裝備設計理論和關鍵技術及應用” 獲國家科學技術發明二等獎,“複雜磁場分布的高熱容與熱導無液氦超導磁體技術” 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獲得其他省部級、行業協會獎勵4項。在國内外重要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260篇,其中SCI:53篇,EI:36篇;授權國家發明專利10項,出版專著1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