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的講話
(2020年9月22日,北京)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 習近平
主席先生,各位同事: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争勝利75周年,也是聯合國成立75周年。昨天,聯合國隆重舉行紀念峰會,銘記世界反法西斯戰争曆史經驗和教訓,重申對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的堅定承諾,具有重要意義。
主席先生!
人類正在同新冠肺炎疫情進行鬥争。病毒肆虐全球,疫情不斷反複。我們目睹了各國政府的努力、醫務人員的付出、科學工作者的探索、普通民衆的堅守。各國人民守望相助,展現出人類在重大災難面前的勇氣、決心、關愛,照亮了至暗時刻。疫情終将被人類戰勝,勝利必将屬于世界人民!
——面對疫情,我們要踐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要調集一切資源,科學防治,精準施策,不遺漏一個感染者,不放棄一位患者,堅決遏制疫情蔓延。
——面對疫情,我們要加強團結、同舟共濟。要秉持科學精神,充分發揮世界衛生組織關鍵領導作用,推進國際聯防聯控,堅決打赢全球疫情阻擊戰,反對政治化、污名化。
——面對疫情,我們要制定全面和常态化防控措施。要有序推進複商複市複工複學,創造就業,拉動經濟,恢複經濟社會秩序和活力,主要經濟體要加強宏觀政策協調,不僅要重啟本國經濟,而且要為世界經濟複蘇作出貢獻。
——面對疫情,我們要關心和照顧發展中國家特别是非洲國家。國際社會要在減緩債務、援助等方面采取及時和強有力舉措,确保落實好《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幫助他們克服困難。
75年前,中國為赢得世界反法西斯戰争勝利作出了曆史性貢獻,支持建立了聯合國。今天,秉持同樣的擔當精神,中國積極投身國際抗疫合作,為維護全球公共衛生安全貢獻中國力量。我們将繼續同各國分享抗疫經驗和診療技術,向有需要的國家提供支持和幫助,确保全球抗疫物資供應鍊穩定,并積極參與病毒溯源和傳播途徑全球科學研究。中國已有多支疫苗進入Ⅲ期臨床實驗,研發完成并投入使用後将作為全球公共産品,優先向發展中國家提供。中國将落實好兩年提供20億美元國際援助的承諾,深化農業、減貧、教育、婦女兒童、氣候變化等領域國際合作,助力各國經濟社會恢複發展。
主席先生!
人類社會發展史,就是一部不斷戰勝各種挑戰和困難的曆史。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相互影響,但和平與發展的時代主題沒有變,各國人民和平發展合作共赢的期待更加強烈。新冠肺炎疫情不會是人類面臨的最後一次危機,我們必須做好攜手迎接更多全球性挑戰的準備。
第一,這場疫情啟示我們,我們生活在一個互聯互通、休戚與共的地球村裡。各國緊密相連,人類命運與共。任何國家都不能從别國的困難中謀取利益,從他國的動蕩中收獲穩定。如果以鄰為壑、隔岸觀火,别國的威脅遲早會變成自己的挑戰。我們要樹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意識,跳出小圈子和零和博弈思維,樹立大家庭和合作共赢理念,摒棄意識形态争論,跨越文明沖突陷阱,相互尊重各國自主選擇的發展道路和模式,讓世界多樣性成為人類社會進步的不竭動力、人類文明多姿多彩的天然形态。
第二,這場疫情啟示我們,經濟全球化是客觀現實和曆史潮流。面對經濟全球化大勢,像鴕鳥一樣把頭埋在沙裡假裝視而不見,或像堂吉诃德一樣揮舞長矛加以抵制,都違背了曆史規律。世界退不回彼此封閉孤立的狀态,更不可能被人為割裂。我們不能回避經濟全球化帶來的挑戰,必須直面貧富差距、發展鴻溝等重大問題。我們要處理好政府和市場、公平和效率、增長和分配、技術和就業的關系,使發展既平衡又充分,發展成果公平惠及不同國家不同階層不同人群。我們要秉持開放包容理念,堅定不移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維護以世界貿易組織為基石的多邊貿易體制,旗幟鮮明反對單邊主義、保護主義,維護全球産業鍊供應鍊穩定暢通。
第三,這場疫情啟示我們,人類需要一場自我革命,加快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建設生态文明和美麗地球。人類不能再忽視大自然一次又一次的警告,沿着隻講索取不講投入、隻講發展不講保護、隻講利用不講修複的老路走下去。應對氣候變化《巴黎協定》代表了全球綠色低碳轉型的大方向,是保護地球家園需要采取的最低限度行動,各國必須邁出決定性步伐。中國将提高國家自主貢獻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各國要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抓住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的曆史性機遇,推動疫情後世界經濟“綠色複蘇”,彙聚起可持續發展的強大合力。
第四,這場疫情啟示我們,全球治理體系亟待改革和完善。疫情不僅是對各國執政能力的大考,也是對全球治理體系的檢驗。我們要堅持走多邊主義道路,維護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體系。全球治理應該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推動各國權利平等、機會平等、規則平等,使全球治理體系符合變化了的世界政治經濟,滿足應對全球性挑戰的現實需要,順應和平發展合作共赢的曆史趨勢。國家之間有分歧是正常的,應該通過對話協商妥善化解。國家之間可以有競争,但必須是積極和良性的,要守住道德底線和國際規範。大國更應該有大的樣子,要提供更多全球公共産品,承擔大國責任,展現大國擔當。
主席先生!
今年以來,14億中國人民不畏艱難、上下同心,全力克服疫情影響,加快恢複生産生活秩序。我們有信心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如期實現現行标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提前10年實現《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減貧目标。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走的是和平發展、開放發展、合作發展、共同發展的道路。我們永遠不稱霸,不擴張,不謀求勢力範圍,無意跟任何國家打冷戰熱戰,堅持以對話彌合分歧,以談判化解争端。我們不追求一枝獨秀,不搞你輸我赢,也不會關起門來封閉運行,将逐步形成以國内大循環為主體、國内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為中國經濟發展開辟空間,為世界經濟複蘇和增長增添動力。
中國将繼續做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為支持聯合國在國際事務中發揮核心作用,我宣布:
——中國将向聯合國新冠肺炎疫情全球人道主義應對計劃再提供5000萬美元支持;
——中國将設立規模5000萬美元的第三期中國-聯合國糧農組織南南合作信托基金;
——中國-聯合國和平與發展基金将在2025年到期後延期5年;
——中國将設立聯合國全球地理信息知識與創新中心和可持續發展大數據國際研究中心,為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提供新助力。
主席先生、各位同事!
曆史接力棒已經傳到我們這一代人手中,我們必須作出無愧于人民、無愧于曆史的抉擇。讓我們團結起來,堅守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的全人類共同價值,推動構建新型國際關系,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共同創造世界更加美好的未來!
原文鍊接: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leaders/2020-09/22/c_1126527652.htm
(來源:新華網 責編:黃師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