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工作
學生工作
當前位置:
第三屆"中科杯"全國軟件設計大賽
發布時間:2016-06-02 發布人:系統管理員 浏覽量: 445

 官網網址:http://cscup.iscas.ac.cn/Index.aspx

大賽介紹

“中科杯”全國軟件設計大賽是中國科學院軟件研究所主辦的一項面向中國大陸和港澳台地區在校青年學生的公益性質的全國性軟件設計大賽。旨在"大力發展民族軟件産業,培養創新型青年軟件人才",大賽緻力于正确引導我國在校的青年學子積極參加科技競技活動,不斷培養創新精神和團隊意識,切實增強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通過富有自由、開放、創新精神的軟件設計大賽,為廣大青年學子提供一個提高自我、展示才華的舞台,為我國民族軟件行業發掘和培養更多的優秀青年人才。

大賽流程

注冊報名

4月26日-6月15日

大陸和港澳台地區的在校青年學生可自由組隊參加大賽(每隊最多由3人組成),登陸大賽官方網站(http://cscup.iscas.ac.cn)在線報名。

中期報告

7月15日前

大賽參賽隊伍需向大賽組委會提交中期報告,以便組委會對各支參賽隊伍的工作進行跟蹤、監督和指導。

作品提交

8月31日前

各支參賽隊伍需向大賽組委會提交參賽作品終稿,包括可執行程序、源代碼、作品演示視頻以及相關文檔(如軟件過程相關文檔、用戶說明書等)

初賽

9月中上旬

初步評審先分組進行,通過各組評委獨立評分、小組統分、按作品得分高低排序确定入圍決賽的候選作品名單(約60件),然後組織若幹位知名專家對候選作品集中進行評審确定最終入圍決賽階段的作品名單(約20件)

決賽

10月中上旬

在中國科學院軟件研究所舉行大賽決賽(決賽隊伍來京往返路費可報銷),決賽階段包括作品現場展示、網絡媒體展示及決賽評審。評審委員會對參加決賽的作品進行仔細觀摩和現場問辯,進行打分投票。根據評委投票結果,結合參賽作品在新浪微博、優酷、人人網的支持率,評選出最終獲獎作品。

大賽題目

“中科杯”全國軟件設計大賽旨在“大力發展民族軟件産業,培養創新型青年軟件人才”,緻力于鼓勵青年學子大膽創新。大賽原則上對提交作品不作主題限制,同時特别歡迎計算機領域新的應用創意,甚至還沒有的應用。

大賽着眼于目前軟件産業移動化、網絡化的發展趨勢,從鼓勵大學生聯系社會實際、積極承擔社會責任出發,對參賽作品作如下兩個方向的主題建議:

主題1:基于移動互聯網終端的軟件

一、内容

1)充分利用移動互聯網設備(手機、平闆電腦或其它移動互聯終端設備)的各種硬件資源,包括無線網絡、藍牙、各種傳感器、GPS、攝像頭等。

2)與移動互聯網有機結合。

3)開發有實際使用價值的,具備日常使用場景的一般應用,或對移動智能終端操作系統用戶隐私數據洩露、設備及軟件使用、系統完整性及升級、系統安全、應用程序運行環境、網絡使用等安全風險進行有效的防護的移動安全類軟件。

二、效果

結合移動互聯網應用模式,提供面向智能手機、平闆電腦、智能電視等在内的移動智能終端操作系統安全防護系統或軟件,并通過特定目标的應用場景展示出來。或者将現有便攜式設備的硬件功能進行發掘,綜合位置信息(GPS)、近場通信(NFC)、設備傳感器信息采集、圖像的采集與解析技術等,結合移動互聯網應用模式提供有實際使用價值的,與日常生活緊密關聯的移動互聯應用軟件,促進移動應用軟件朝着雲端一體化、實用化、智能化、個性化方向發展,使得手中的移動設備(特别是手機)在人們的生活、娛樂、工作和學習過程中發揮更大作用。具有創新性、可展示性。

三、要求

1)使用環境要求:硬件設備為手機、平闆電腦或其它移動設備均可。可基于任意一種主流移動操作系統,如Android、IOS、WindowsMobile或Chrome OS等 ,建議使用開源操作系統,但必須能在真實移動設備上運行。

2)涉及範圍:可以由多個子應用組成的系統或者操作系統層次功能、性能的改進,可以是移動終端本地應用,也可以是WEB應用;除了移動終端外,也可開發與之配套的PC端部分,要求能體現完整的方案(包括用以支撐移動互聯網應用模式的後台服務)。

3)開發語言:開發語言不限,可以是Java, C, C++,HTML5等。

4)創新性:提交成果和作品須是團隊原創,如有參考他人作品或産品,請注明具體差異化。

5)實用性:作品需具備實用價值,在日常生活中存在其應用場景。

6)易用性:作品需滿足日常使用習慣,可用易用,界面簡潔不冗繁。

7)工具及場景說明:遊戲類要說明所用平台、開發工具及資源;其它應用類要說明應用場景

8)作品提交

(1)作品應包括可執行程序、源代碼、文檔(作品簡介、需求設計、概要設計、詳細設計、部署與使用手冊)。

(2)所采用的開源技術、接入的第三方服務等非原創部分,需在作品文檔中特别說明。

(3)與前端軟件配套的後台系統可以托管在公有雲計算平台(如阿裡雲、盛大雲、新浪SAE、Amazon等),若條件受限,也可以通過多台PC、便攜式筆記本等模拟系統後台。

四、樣例

(1)Android系統安全機制增強

實現以下功能:Linux操作系統安全控管套件在Android系統的移植和應用,可以用來強化Android操作系統對App的存取控管,建立類似沙箱的執行隔離效果,來确保每一個App之間的獨立運作,從而阻止惡意App對系統或其它應用程序的攻擊。

(2)移動智能終端安全防護系統

實現以下功能:基于應用層的系統安全防護系統,實現用戶地理位置信息、SIM卡信息,甚至用戶密碼、銀行賬号等用戶私密信息的安全防護功能;實現應用程序權限管理、垃圾短信處理、騷擾電話攔截、防盜備份等功能。

(3)攝像頭+GPS

通過條碼掃描及GPS等記錄購物地點及所購商品條碼,将花銷記錄并上傳至服務器。

(4)攝像頭+GPS+Sensors+BT+NFC

通過GPS定位當前位置,從服務器基于當前位置的季節溫度等信息來獲取衣着參考。通過攝像頭進行人物拍攝,與獲取的衣着信息進行融合,形成衣着建議的三維示意。可通過sensor等進行動态互動或通過無線、藍牙、NFS等形式與他人共享。

主題2:基于後端服務器群的應用軟件

一、内容

基于後端服務器群的應用軟件,如基于社交網絡的數據挖掘軟件,它既包含了人際網中錯綜複雜的人際關系,又具有互聯網包容開放的特點,因此社交網絡中蘊含着巨大的信息。基于社交網絡的數據挖掘催生了許多應用和服務,如人物聚合、廣告精準投放、個性化推薦、微博營銷等。

請設計和開發一套基于後端服務器群的應用軟件系統,如對社交網絡中的數據進行挖掘分析,提取有價值的信息,并向用戶提供服務。

二、效果

促進自然語言處理、數據挖掘、大數據處理等多種技術在社交網絡中的綜合應用,進一步豐富社交網絡的功能。

三、要求

1)作品應該是一套完整的系統,包括數據抓取、存儲、分析、Web服務等模塊。

2)系統應自動化運行,盡量減少人工的參與。

3)系統後端應該支持大數據,包括對大數據的存儲、計算等,推薦基于Hadoop等分布式平台開發,使用NoSQL等大數據存儲模式。

4)所使用的數據集最好是真實有效的,如可以參考官方API從國内外主流SNS網站(如新浪微博,騰訊微博,人人網,Twitter,FaceBook等)提取數據。如條件受限,也可以自己模拟生産随機數據。

5)作品提交

(1)内容包括源代碼、數據集、文檔(簡介、使用手冊、架構(體系結構)說明、主要第三方軟件平台說明、源代碼塊說明)。

(2)所采用的開源技術、接入的第三方服務等非原創部分,需在作品文檔中說明。

(3)分别就最終應用結果和服務器資源分布情況進行展示,希望有圖形化、可視化的展示方式,并說明應用和資源運用的相互關系。

(4)為了便于演示,推薦将最終系統托管在公有雲計算平台上(如阿裡雲、盛大雲、新浪SAE、Amazon等)。如條件受限,也可以通過多台PC、便攜式筆記本等模拟服務器平台。

四、題目示例

(1)推薦微博好友

基于用戶的個人信息(如愛好、職業、年齡等)、微博言論、關注的好友等各類信息,能夠:主動為用戶推薦其可能感興趣的人;或者根據用戶的要求(如性格特征、工作技能、興趣愛好等),為其搜索符合條件的人;或者尋找兩個人的共同點等。

(2)智能識别被盜賬号

基于用戶的個人信息、發表的微博、關注的好友等各類信息,統計分析用戶的特征,當用戶賬号被盜用時,能夠智能識别未經授權發表的言論。

五、評價标準:

作品有良好的創意和使用體驗,包括表達清晰、界面友好、聯機互動性強;作品源代碼編寫風格是否清晰易懂,是否具備完整的用戶使用手冊、具備詳盡完整架構(體系結構)說明和程序的注釋;提供完整的測試方法、測試案例與測試工具;顯示團隊合作精神等。

指導委員會

操雲甫 中國科學院軟件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

杜小勇 中國人民大學信息學院院長

郭東偉 吉林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教授

郭 禾 大連理工大學軟件學院副院長

韓國強 華南理工大學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

何炎祥 武漢大學計算機學院院長

胡曉惠 中國科學院軟件研究所副總工程師

黃 濤 中國科學院軟件研究所學位評定委員會主席

金 海 華中科技大學計算機學院院長

李明樹 中國科學院軟件研究所所長

李 彤 雲南大學軟件學院院長

李文軍 中山大學軟件學院院長

李玉成 中國科學院軟件研究所黨委書記、副所長

廖明宏 廈門大學軟件學院院長

廖湘科 國防科技大學計算機學院院長

林亞平 湖南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

劉志勇 中國科學院軟件研究所信息中心主任

馬華東 北京郵電大學計算機學院執行院長

馬培軍 哈爾濱工業大學軟件學院院長

馬志強 東北師範大學計算機科學與信息技術學院院長

孟祥旭 山東大學軟件學院院長

潘遠明 中科方德高鐵事業部副總經理

孫仕亮 華東師範大學計算機科學技術系副系主任

王繼喆 中科方德軟件有限公司總裁

王 青 中國科學院軟件研究所副總工程師

武延軍 中國科學院軟件研究所總體部副主任

徐帆江 中國科學院軟件研究所副所長

張 健 中國科學院軟件研究所所長助理

張曉剛 中國科學院軟件研究所所長助理,研究員

趙 琛 中國科學院軟件研究所副所長、總工程師

趙建軍 上海交通大學軟件學院教授

周昌樂 廈門大學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院長

周明全 北京師範大學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院長

左 春 中科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裁